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IDC预计2028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规模将突破2300万辆大关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最新预测,中国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将迎来显著增长,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300万辆大关,年复合增长率达到惊人的22.8%。这一增长势头得益于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各个价位段的产品布局,以及小米、智界等新兴品牌的加入,共同推动了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进程。

随着新能源车市场进入一个稳定增长的新阶段,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乘用车市场中新能源车所占比例相比2023年同期持续上升。市场突破主要集中在两个价位段:入门级(约10万元人民币)和中高端(约30万元人民币)。

在入门级市场,消费者主要关注基础的出行功能需求。新能源车作为日常交通工具,其关键挑战在于如何以有限的电池成本满足日常所需的续航里程。新推出的宏光MINI长安Lumin五菱缤果吉利熊猫等车型的基础续航里程均超过200公里,有效缓解了消费者的里程焦虑。比亚迪通过降价策略,将海鸥车型引入这一价格段的竞争,并在稍高价位提供了宋PLUS宋Pro元PLUS、秦PLUS、海豚等多种选择。随着Z世代成为购车主力,占据20至29岁年龄段的消费者,入门级市场中的领先品牌有望在增购和换购市场中获得先发优势

中高端市场的新能源车渗透主要以SUV车型为主,Model Y问界M7等车型在2023年下半年的出货量快速增长。理想L7与L8在更高价位段也持续表现强劲。新势力品牌的崛起不仅加速了汽车行业的电动化进程,也深刻影响了乘用车市场的整体审美趋势。这些新入局者的车型设计具有更高的自由度,不仅体现在舱内观影、郊外露营等多样化使用场景,还包括更灵活的座椅调节模式,以及全车音响、显示屏、氛围灯等不再以驾驶位为中心的设计细节。此外,对话式、多模态的人机交互模式也在向相邻价位段扩散,例如大众途观L pro在"油电同智"的策略下,集成了丰富的智能座舱功能。

展望2024年,乘用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将更加复杂。小米汽车的加入将进一步压缩传统车企在中端市场(约20万元人民币)的生存空间,其"人车家"的生态能力有望推动行业场景的变革。比亚迪通过方程豹的布局,填补了产品谱系整体下移后在高价位段留下的空白。随着仰望U8在百万级别市场的开拓,比亚迪的品牌力将得到整体提升,进一步推动新能源品牌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将持续扩大。

IDC中国研究经理王博指出,在电动化的初期阶段,产业链上下游经历了波动、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在原材料供应、电池技术、充换电基础设施等方面面临了多重挑战。随着行业的稳步发展,厂商将更深入地挖掘各细分市场用户的深层需求,通过精细化的研发设计,创造更丰富的用车场景,继续推进乘用车市场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本文源自金融界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